您的位置:首页 > 矽肺 >

肺癌吃靶向药,要做哪些检查?该注意些什么?

时间:2021-10-25 02:18:44作者: xuhdhx

谢谢邀请。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。其治疗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干扰肺癌的驱动基因来实现的。肺癌的靶向治疗实施之前,找到确切的靶向治疗的基因非常重要,因此治疗之前必须做组织学的基因检测,以便“对靶下药”。

目前驱动基因的变异以及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是有差别的,比较常见的情况如下:

1 EGFR突变。大约发生于10%-30%肺非小细胞肺癌之中,更多见于不抽烟的亚洲女性腺癌患者,主要发生部位为18-21外显子,其相应的靶向药物为厄洛替尼、吉非替尼,在使用厄洛替尼、吉非替尼无效并存在T790M耐药突变时,可以使用奥西替尼;

2 ALK基因重排。多见于年轻、不抽烟的男性腺癌、腺鳞癌患者。克唑替尼为一线药物,色瑞替尼作为克唑替尼耐药 ALK阳性转移性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;

3 ROS1基因融合。常见于年轻、不抽烟低分化腺癌患者。克唑替尼为一线药物,如果耐药,劳拉替尼、卡博替尼可以作为替代药;

4 MET基因扩增或突变。多发生于年龄较大者,腺癌或多形性腺癌或肉瘤样癌多见。可以选用克唑替尼和卡博替尼。

当然,并非所有的靶向治疗都需要基因检测,一些泛靶点药物如索拉非尼、瑞戈非尼和乐伐替尼,一些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阿法替尼、贝伐单抗、安罗替尼是无需基因检测的。以上就是我的回答。欢迎关注我的头条-江苏省肿瘤医院李枫。

作文投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