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,使用抗生素必须慎重。如果是第一次气喘发作,哪怕是过敏体质,也不是一定会转变为哮喘,当然发生哮喘的概率明显增加。建议过敏原检测,预防过敏因素和保暖,增强体质,比如夏季开始游泳,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,然后过渡到秋冬季也坚持锻炼。有助于减少患病的机会。
回复专家:上海儿童医学中心-小儿呼吸科-殷勇副主任医师
不要让宝宝感冒,而且有宝宝的家庭不能养宠物,因为宠物的毛发会影响宝宝的上呼吸道的。夏天家里不能点蚊香,必须用小儿专用灭蚊器,少给宝宝买带皮毛的洋绒玩具,玩具掉下的毛发也会影响宝宝。多开窗户。
您好:1.防止接触过敏原 通过详细了解病情、皮肤试验和激发试验,找到过敏原,采取避、忌、替、移四字方针。避就是尽力避免接触一切可疑或已知的过敏原。忌就是忌用一切可疑的或已知的过敏物品。替就是用不过敏的食物或药物代替可疑或已知的致敏食物和药物。移就是使病人脱离可疑或已知过敏原的生活环境,移地而居。
2.保护性治疗 生活规律,避免过度疲劳,预防呼吸道感染,消除慢性病灶,增强体质。
3.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哮喘初次诱发约95%以上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,故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是防治小儿哮喘发作至关重要的措施。
4.调整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以减少或防止呼吸道感染,从而减少气道高反应性和特异性IgE的形成。常用药物有灭活卡介苗、胸腺肽、核酷、卡慢舒、黄芪麦味地黄丸等。
5.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以抗变态反应性炎症,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加强β[2>受体兴奋剂的平喘作用。
6.吸入色苷酸钠 以稳定肥大细胞膜,抑制炎症介质释放,能阻止或减轻由冷空气、二氧化硫和阿司匹林诱发的支气管收缩,长期应用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。
7.酮替芬口服 具有强力抗过敏作用,能抑制化学活性介质释放,预防支气管痉挛。
8.中药敷贴 用中药研成粉末制成糊状,每年大伏天敷贴有关穴位,即所谓的“冬病夏治”。